|
【导读】近来新闻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或者上班族在学习工作 的时候发生猝死的情况,这着实令人胆战心惊。那么猝死有没有 什么前兆呢?当发生猝死的情况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急救方法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猝死,医学上的定义是从发病到死亡一个小时内发生的自然死 亡。此病如此突然,如此残酷,在它面前,生命显得如此脆弱。 我们可一定要与其保持距离 。而要远离猝死,不仅要知晓它的发 病原因,还要知晓它的高发人群、发病前兆以及施救技巧等。就 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权威专家。
猝死有前兆吗 猝死的急救方法 猝死有前兆吗 猝死的急救方法
猝死高发人群:以中青年为主,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
调查显示,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是40岁至50岁。其中,男性猝 死风险是女性的4倍至5倍,但女性在绝经后患病风险会增加。而 且最近几年,无论男女,猝死的发病年龄都呈年轻化趋势 ,二三 十岁就猝死的比例正在增加。记者对市立医院急诊科主任专家的 采访也印证了这一点 ,他告诉记者,他接诊的年龄最小的病号只 有27岁,30多岁的患者很常见。
猝死的发生不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有统计数据显示,猝死年 龄还呈双峰形变化,25岁到30岁年龄段达到峰值,这与他们就 业、事业起步、建立家庭,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抽烟、熬夜、 情绪容易激动、剧烈运动等因素有关;次高峰为45岁到50岁,因为 这部分人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增加。之所以 中年人成为高危人群,综合起来看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如压力 过大,这在白领、企业家中最为常见。工作压力大使交感神经长 期处于紧张状态,许多猝死就发生在精神过度紧张、情绪差、连 续加班后。此外,膳食结构不合理。常吃高脂、高胆固醇的食 品,大量饮酒、吸烟,这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会 增加猝死几率。还有就是忽视体检,上述高危人群容易因工作繁 忙而顾不上体检,或自以为根本不用体检,从而耽误了病情。此 外,海慈医疗集团中医心内科主任李洁表示,过度饮酒和吸烟的 人、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患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心脑 血管疾病的人,肥胖的人、缺乏运动的人都是高发人群。
猝死有前兆吗 猝死的急救方法 猝死有前兆吗 猝死的急救方法
猝死三大诱因:过量饮酒、过量运动、过度疲劳
猝死首先要有心脏疾病隐患,然后遇上相关的诱发因素,就有可 能发病。李洁告诉记者,猝死的诱发因素有很多,常见的有下面 几种:持续过度紧张疲劳 、大喜大悲、大惊大恐、酗酒与饱餐、 过量运动、大量吃冷饮等。特别是过量饮酒、过量运动、过度疲 劳后最容易诱发猝死,而且患者中包括没有潜在心脑血管疾病的 人。 为什么这三个时机成为猝死的高发时机呢?专家们的解析包括如下 几点:过量饮酒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 病,从而引起脑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为什么运动后易发生猝死 呢?因为当运动过于激烈时 ,超过了人体承受的极限,就会出现 血压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心脏系统不堪重负、血液量氧 气量需求猛增等情况,在血、氧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运动者的心 脏就容易出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梗死、心律紊乱或急性心力衰 竭,发生猝死;过度疲劳又是怎么诱发猝死的呢?过度疲劳会使血 液循环系统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如果本来就有心脏基础疾病,本 身心脏负担已较重,再加上过度疲劳 ,令心脏负荷更重,则可出 现心肌张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同时心肌对血液的需求增 加。如心肌此时血液供应不足,心肌缺氧,就会导致心律失常的 发生。
此外,专家也表示,情绪的变化,比如激动、生气或睡眠不好引 发睡眠障碍等都是常见的猝死诱发因素。
猝死有前兆吗 猝死的急救方法(2) 猝死有前兆吗 猝死的急救方法
猝死前兆:胸闷、胸痛、四肢乏力、头晕
猝死虽然事发突然,但专家表示,大部分的猝死都是有早期的征 兆和迹象的,只不过很容易被人忽视。李洁也表示,在发生心源 性猝死前,病人会有一些症状变化,如顽固性心绞痛发作,病人 往往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心律紊乱,或者猝死 前数分钟或数天可有心前区疼痛、胸闷、疲劳或情绪改变等,甚 至是失眠、烦躁等现象,这些常常是猝死的前兆。
专家也认为猝死发生前会有一定的前兆,主要表现为胸闷、胸 痛、四肢乏力、头晕等。
猝死有前兆吗 猝死的急救方法(2) 猝死有前兆吗 猝死的急救方法
猝死的急救方法
1、将患者平卧,背部垫一硬板,颈部上抬,头颈微后仰,促使气 道通畅。
2、施术者握拳,以患者的胸骨部下段,做一二次短促有力的叩 击。如无反应再重复一二次,经叩击后,常可终止室速,室颤, 恢复窦性心律。如无效做下轧步处理。
3、立即做全外心脏按压,左手掌置于患者胸骨下1/3处,右手压 在其上方,以每分钟100次的速度,用力适度,反复按压,使胸廓 上下活动程度3-4厘米,心内剩余含氧血迅速排入动脉使心脑供 血,胸廓下陷回弹时,有助于及通气。按压应用力均匀,轻柔, 用力过猛,易引起肋骨,胸骨骨折,气胸,血胸,心包积血,骨 髓栓塞,内脏破裂等并发症。如无反应,同时进行下一步处理。
4、人工口对口呼吸:一手捏住病人鼻孔,推开下颌,使其口张 开,用力吸气后患者口腔紧对密闭,将气吹入患者口腔,以每分 钟16-18次的速度,反复(吸,吹)进行。如能听到患者呼气声最 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