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众多中药产品难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的主要原因是其科技含量不高,大多数产品仍沿用传统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由湖北中医学院完成的“结合品种开展中药现代化共性关键技术工程化示范研究”项目,采用了现代化共性关键技术,即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技术应用于中药研究中,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在湖北省内率先建立了较完善的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技术应用
于中药研究的中试平台。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完成了原中药二类新药“肠福软胶囊”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取得了可靠的技术参数,可实现产业化生产,该新药品种于2002年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批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技术完成了原中药二类新药“地乌风湿胶囊”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取得了可靠的技术参数,可实现产业化生产,该新药品种于2004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研究批件。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技术分别对酸枣仁、当归、川芎、红花、黄姜等10多味中药的标准提取物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技术参数,为其过渡到产业化奠定了基础。本中药现代化共性关键技术中试平台建成后,面向中药企业广泛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先后接待湖北省内外中药企业和科研单位100余次中试研究服务,为中药企业培训技术人员数十人,并接待国内外参观人员数百人次,受到各方高度评价,有效推动和宣传了中药现代化共性关键技术在中药开发研究中的应用。
本项目于2004年12月通过科研成果鉴定,评为国内领先水平;2005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项目负责人刘焱文,现为湖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湖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北中医学院学位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新药评审委员会和保健食品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长期从事中药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较丰富产、学、研结合的经验,取得了科研成果8项,其中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湖北省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开发研究了5个中药新药品种,均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研究批件;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9篇获优秀论文奖;主持和参与编著4部。他率领的科研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市重大项目4项,其他各类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400余万元;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计50人,其中7人次的学位论文获本校和湖北省优秀论文奖。刘焱文、陈家春、吴和珍、王光忠、陈树和等17位同志为项目主要完成人。
|
|